1942年12月18日,中国炮兵正在擦拭大炮,一个战士心痒难耐,就对连长说:“连
1942年12月18日,中国炮兵正在擦拭大炮,一个战士心痒难耐,就对连长说:“连长,炮弹都受潮了,你就让我打一炮吧。”这时,天上突然出现了一架日本飞机,而飞机上正坐着一个日本大将。1942年,抗战正打得胶着。国军第四十八军一三八师四一二团,就驻扎在大别山里。这支部队里,可都是热血青年,天天听着日寇的暴行,心里那股火早就压不住了,就盼着能跟鬼子真刀真枪地干一场。可现实呢?部队往山里一扎,好几个月连个鬼子毛都没看着。大别山那地方,山高林密,气候潮湿,别说人了,连钢铁都快待发霉了。战士们每天除了训练就是站岗,浑身的劲儿没处使,心里头那个憋屈,就跟咱们现在连着上一个月班还没周末一样,心痒难耐。12月18号这天,三营九连高射炮排的排长去弹药库一转悠,脸都绿了。好家伙,几箱宝贝得不行的炮弹,竟然起了霉斑,长了绿毛。排长指着一班长的鼻子就开骂了:“你们是干什么吃的!这要是上了战场,炮弹打不响,老子枪毙了你们!”这话可不是危言耸听。那时候的弹药,质量本就不稳定,再一受潮,妥妥的哑弹。一班长被骂得狗血淋头,心里窝着火,赶紧叫上几个兵,把炮弹一箱箱搬出来,就地擦拭保养。就在大家埋头擦炮弹的时候,天边“嗡嗡嗡”地传来声音。抬头一看,一架日本飞机,机身上那个红膏药旗,扎眼得很。一个新兵蛋子吓得直喊:“快隐蔽!”一班长本来就一肚子火,这下彻底炸了:“隐蔽个屁!给老子把炮架起来!”大家一听都愣了。一个老兵还有点犹豫:“班长,没命令就开炮,要上军事法庭的”这话算是捅了马蜂窝。班长眼睛都红了,吼道:“这也不敢,那也不敢,就让小鬼子在咱们头上拉屎拉尿?老子受够这窝囊气了!出了事,我一个人扛!”“咱们一起扛!”战士们的情绪,瞬间就被点燃了。是啊,家园被侵占,同胞被屠戮,这口气憋了太久了!他们不再犹豫,七手八脚地把那门擦得锃亮的高射炮架好,装弹,瞄准,一气呵成。那架日本飞机也是狂横惯了,在中国战场上作威作福,根本没把地面上的中国军队当回事,大摇大摆地低空飞行,估计是想看看地形。它哪知道,下面正有一群憋着火的中国炮兵,正拿它当送上门的靶子呢。“开炮!”随着班长一声令下,炮弹出膛的怒吼响彻山谷。说时迟那时快,那枚带着全排人怒火的炮弹,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,不偏不倚,正中飞机!“轰!”天空中炸开一团巨大的火球,那架不可一世的飞机拖着滚滚浓烟,一头栽进了大别山的群山之中。“打中了!打中了!”阵地上瞬间沸腾了,战士们跳着、喊着,把军帽都扔上了天。一班长更是仰天大笑:“痛快!能这么痛快地干一炮,就算被枪毙也值了!”这位班长当然没有被枪毙,不仅没被罚,还立了大功。因为他这一炮,捅破天了。这冢田攻是个什么角色?陆军中将,南京大屠杀的主犯之一,手上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。他当时刚在南京开完会,坐飞机回汉口的司令部,半道上心血来潮让飞行员低飞观察地形,结果就撞上了枪口。他成了整个侵华战争期间,被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击毙的军衔最高的日本陆军将领。这消息传开,全国振奋!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,这样一个消息,给全国军民注入了多大一针强心剂!更重要的是,冢田攻的死,直接让日军一份名为“五号作战计划”的方案彻底泡汤。这个计划的目标,是进攻咱们的战时陪都重庆和革命圣地西安。可以说,这一炮,不仅打下了一架飞机,更在战略层面上,狠狠地挫败了日军的图谋。80多年过去了,我们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武器落后、憋屈挨打的国家了。当年,我们的前辈们,靠着一门不知道受潮了多少次的高射炮,打出了奇迹。今天,我们的国土上空,早已织就了一张由预警机、雷达、地空导弹组成的,密不透风的“天网”。从红旗-9远程防空导弹,到各种先进的雷达系统,我们的防空能力,已经实现了从“望天打”到“全域慑”的跨越。但是,技术再先进,装备再精良,有些东西是永远不能丢的。那就是当年那个班长吼出的那句“老子受够这窝囊气了”的血性,是战士们那句“咱们一起扛”的担当。这种精神,是刻在中国军人骨子里的。胜利背后,是永不能忘的伤疤.